新闻资讯
News
成都志愿者 高原孤儿的“菩萨老师”
来源:成都市慈善总会 2007-12-13
7年前,胡忠辞去青羊区石室联中(原为成都市第十中学)的工作,以志愿者身份来到西康福利学校,成为140多名孤儿的老师和父亲。在高寒缺氧的高原上,这位来自成都的 园丁 与孩子们同吃、同住,成为孩子们最信任的亲人。

记者拨通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的电话,那头传来纯正的成都话: 你好,我是胡忠。 电话那头正是我们要找的人 胡忠老师。胡忠说,选择到物资缺乏的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执教,是因为 这里更需要我 。

塔公之行成就7年支教

在西康福利学校就读的,大部分是失去父母的孤儿,高原上缺少师资、缺少书籍,也缺少生活用品。胡忠告诉记者,7年前打动他的,是报纸上的一条消息: 百名孤儿需要老师。 当时,西康福利学校刚建成不久,迫切需要老师为孤儿们授课。这条消息扣动了胡忠心中的一根弦: 我在那里是不是更有用?

尽管教化学的胡忠当时已是成都市第十中学(现青羊区石室联中)的校团委书记,前途一片大好,胡忠还是决定去甘孜看看。2000年夏,胡忠决定用暑假去塔公实地考察学校,他带着妻子谢晓君来到塔公草原,美其名曰旅游,实是 暗渡陈仓 考察学校。来到西康福利学校那天,胡忠夫妇正好碰上学校活动,高高的天穹下,学生们跳起了欢乐的锅庄,尽管学习用具、书本、生活物资都比较缺乏,孩子们依然热情和欢乐,这深深地打动了胡忠。胡忠说: 那样的纯净的氛围,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。

回到成都不久,胡忠对同为教师的妻子说: 我想去那边教书。 没想到妻子听后没有丝毫反对,她说: 好。你去嘛。 妻子的支持,使胡忠更加坚定。此后,他辞去了当时的工作,踏上了西行塔公的志愿者道路。

学生背着叫他 菩萨老师

到达西康福利学校,胡忠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,除了授课,也同吃同住。尽管清粥小菜、陋屋薄衾,胡忠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。为了教授更多的知识,胡忠在这里不仅教化学,还教起了政治。他说: 这里缺老师,10几位任课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,能跨科的都跨了科。

如今,胡忠已经成为学校校长,成了同事和学生们最信任的人。但刚到学校时,胡忠也经历了一番 壮士断腕 ,才有了同学的认可。胡忠告诉记者,这里学生们大都是孤儿,性格我行我素,又自卑倔强,刚开始上课不听讲,课堂乱成一团,根本控制不了。胡忠情绪激动之下,用手掌拍击桌子,结果用力过重,把手掌骨折了。他说: 接连几天,只能包着手上课。这件事过后,学生们似乎懂事了一些,课堂纪律渐渐好了。

作为志愿者,胡忠每月的收入是300多元。钱够用吗?胡忠回答: 够用了。与孩子们一样吃住都在学校,没有什么花费。 偶尔带远来的朋友去 杨二姐饭店 吃饭,就是最奢侈的消费了。尽管艰苦,胡忠却难以割舍这里的学生们,他已经把这里看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。一位曾到西康福利学校考察的志愿者告诉记者。这位志愿者说: 在学生们心目中,最怕的老师是胡老师,最喜欢的老师也是胡老师。背地里,这里的学生们都叫他菩萨老师。

高原上的学生们渴求知识

采访的最后,记者问及学校和学生们是否缺少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具。胡忠沉吟片刻后回答: 这里的条件说不上好,但是我们不太愿意过多的提及生活条件的恶劣,或者是贫困。 胡忠不希望给这些在困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太多负担,希望他们能够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关怀中成长。记者了解到,这里的孩子们最缺少的还是好的老师、好的书籍,他们和成都的孩子们一样渴求知识。

以后会考虑回成都吗? 记者问胡忠,他肯定地回答: 应该是要的。不过,要等到第一批学生大学毕业,能够回到西康福利学校接我们的班时。 然而,西康福利学校的学生中最大的还在读高一,等到他们读完高中,再本科毕业,至少也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。

本报记者 谢佳君

○记者手记

胡忠到塔公3年后,他的妻子谢晓君,也辞去了青羊区石室联中的工作,带着女儿胡吉文到西康福利学校教书。胡忠笑着告诉记者,女儿已经7岁多了,藏语比汉语还说得顺流,他暂时还没有把女儿送回成都上学的计划,因为女儿说: 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,你们在哪里,我就在哪里。

记者了解到,西康福利学校是一所全免费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孤儿学校,学校招收的学生是全州13个县的孤儿和个别特困家庭的孩子,现有140名学生。在2007年上半年,甘孜州中考中,西康福利学校成绩排名全州第二。建校10年,这所学校把失去父母、不懂汉语的孩子们培养成为成绩优异、胸怀理想的中学生,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这里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。

地址:成都市百花西路5号
电话:87030102  87030103  87031993(传真)
户名:成都市慈善总会
账号:24012012218859100019
开户行:成都银行金河支行

推荐了解